2009年4月30日

真愛旅程


(相片取自時報悅讀網)

Revolutionary Road
作者:理查.葉慈 (Richard Yates)
譯者:鄭淑芬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9年02月12日
>>連結館藏  >>延伸資訊 (連結至中時blog-柯裕棻,更多評論與心得可連結中時blog,在右方文章搜尋中輸入書名)

生命給人希望,往往又在同一時間推翻了這份希望。
  《真愛旅程》是美國作家Richard Yates的第一部小說,出版於1961年,當年本書曾是美國文壇傳奇,一出版就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,並受到許多知名作家高度推崇。她不但是葉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也成功地捕捉了美國5、60年代的社會面貌。

  故事描寫法蘭克及艾波這對年輕夫妻,受不了郊區生活的無聊平庸,渴望與眾不同;一方面他們夢想著遠行到巴黎、離開小鎮,脫離現狀、過不凡的生活,另一方面卻慢慢從作夢的人變成欺騙者,也逼人直視愛情與夢想冷冽的另一面。

  葉慈透過筆下一對住在郊區的惠勒夫婦,重現了凡夫俗子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現實,以純熟文筆,帶領讀者進入一個人人都可能面臨的悲劇人生──失敗的工作、無趣的家庭生活、吵鬧的孩子、互相折磨的婚姻關係……《真愛旅程》(Revolutionary Road)完美生動而細膩地演繹出這樣一幅由希望走入絕望,又從絕望中企圖掙扎尋求改變,甚至是根本顛覆既有生活的「革命」之路。

深紅


作者 / 野澤尚 (野沢尚) (Hisashi, Nozawa)
譯者 / 王蘊潔
出版社 / 皇冠文化
出版日期 / 2009/04/01
細膩的人性黑暗面及善惡的拉鋸,在《深紅》之中淋漓呈現,罪念、掙扎與救贖,主角們的心境描寫就像深紅又血腥的漩渦,深刻的自我提問與往內苦苦探求的熱烈令人動容
(-引自《深紅》搶先試閱活動)
  其實,我只是想藉由這本小說,讓你認識野澤尚的作品,雖然他已於2004年在住處自縊身亡,但是他生前創作多部劇作及小說,畫面總能從他筆下的文字中緩緩流洩出來,無論情節如何荒謬(像是《戀人啊!》互易的愛情)或是如《深紅》書中某些目不忍睹的血腥,但是不知道為什麼,卻總能在他的小說中感受到作者的溫度。
.
  八年前,正在參加畢業旅行的小學生秋葉奏子,旅行被中斷,與老師連夜趕回東京。她的家人怎麼了?沒有一個大人願意告訴她……直到她藉由媒體報導,慢慢拼湊出殘酷的真相,墜入腥紅色的無底深淵。

  八年後,秋葉家滅門血案逐漸淡出世人的關注,已經是大學生的奏子,卻意外得知當年元兇留下一個與她年紀相仿的女兒。如果自己活得這麼沉重、這麼痛苦,凶手的女兒現在又過得如何呢?明知兩人不該相遇,但奏子心裡的黑洞卻再度掀起了不知是善是惡的漩渦……

2009年4月1日

餐巾紙的背後


餐巾紙的背後:一枝筆+一張紙就可以解決問題+說服老闆&客戶
THE BACK OF THE NAPKIN:Solving Problems and Selling Ideas with Pictures
作者:丹羅姆 (原文作者:Dan Roam )
譯者:韓文正
出版社:遠流
出版日期:2008年10月31日

>>連結館藏 >>延伸資訊 (連結至Dan Roam's Amazon Blog)

你以為餐巾紙除了擦嘴擦桌子擦地板,還能幹麻?

  如果視覺化思考的過程拆解成一系列的通用工具,說不定就可以用來解決常用的商業難題,從創意、想法、溝通到銷售,過關斬將,大小通吃。

  《餐巾紙的背後》一書要講的重點很簡單:視覺化思考,也就是如何用「畫」的想事情、解決問題。習慣文字式思考與表達的人、離隨意塗鴉已經很遠很遠的大頭老闆們,聽到要「畫畫」,眉頭一定全都緊緊地皺起來。但其實,不需要高深的美術技巧,只要你會畫方塊、圓圈、箭頭、線條,還有小小的火柴人,就可以開始來練習視覺化思考。書的第一部份,會給你一個小小的測驗,測測看你是拿起筆來毫不猶豫的黑筆人,還是在威脅利誘下才肯拿起筆來的紅筆人;但不管你是黑筆人還是紅筆人,其實每個人都具備視覺化思考的本能,而這種本能還可以鍛鍊強化。

  本書作者詳述畫圖的要訣(該直該橫、該大該小),也提示思考的方向與需注意的重點。 最後-上場推銷!你不需帶投影機、筆記型電腦、隨身碟、紅外線筆一大堆有的沒的,只要有一隻筆、幾張餐巾紙,還有一顆視覺化思考的腦袋,隨時可以上場推銷你的想法,很棒吧!當然,記得千萬別拿擦過嘴擦過桌子擦過地板的餐巾紙來揮毫,畢竟生意歸生意,衛生還是頂要緊的。(-節自千里 的推薦文)

吃朋友


作者:簡媜、楊茂秀等∕故事.黃照美∕主廚.石憶∕整理
出版社:印刻
出版日期:2008年12月31日
.
>>連結館藏 >>延伸資訊

八次盛宴,八個說故事人,帶來八個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。
.

  散文家簡媜與她的朋友們,一直都有不定時聚餐的習慣。當中成員包括了兒童哲學家楊茂秀、戲劇學家李惠綿、治療師魏可風、幼教專家趙國瑞、音樂家黃淵泉等等。07年時,簡媜開始有個想法...

  既然每個人皆有所謂「性格」,是否也可以套用「飲食性格」加以指稱其餐飲習性,而一個人的「飲食性格」從何時開始形塑,被誰塑造?由此提問,自然地將朝形上層次搜索,換言之,除了生理過敏反應、顧及健康因素而被排除的食物之外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精彩的食物版《史記》,勝敗興衰、愛恨情仇,必呼應其童年成長與深刻的人生體驗。簡言之,菜餚只能飽口腹,故事卻能宴肺腑,裝菜餚的那個盤子,就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故事。

  除了說故事的人之外,還必須要有一個可以還原說故事人童年或記憶中想望的佳餚,在多年的老朋友兼美食創意家黃照美拍胸脯保證下,兩人便著手開始策劃接下來的宴席流程,於是乎,《吃朋友》一書開始初具雛形。 (-節自INK98年新書《吃朋友》—從成書到徵書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