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31日

30年後的世界


編者 / 封德屏
出版社 /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 / 2008/11/01
.
>>連結館藏 >>延伸資訊(九歌文學網)
>>延伸資訊(穆梅的中國blog)
.

推開窗,瞧一瞧「30年後的世界」
想像一下2038年的世界……
.
30年,不長不短的時間,卻足以改變整體環境的外貌。
再過30年會變成怎樣的光景?
.
藉著想像力積極地前瞻未來,構思一張30年後的藍圖吧,就讓我們一起預先來到2038年吧……
.
「30年後的世界」一書為九歌出版社為2008年即將到來的成立30週年所企畫的系列活動之一,特邀請30位名家學者來書寫30年後的報紙、出版、戲劇、音樂、電影、電視、大學、書店、圖書館、兩性關係、廣告、環境、科技、城鄉、家庭等30種世界的各種面向。 (九歌內容簡介)

台灣茶第一堂課


作者:陳煥堂、林世煜
出版社:如果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08年10月27日
.
>>連結館藏 >>延伸資訊(博客來網路書店)
.
在綿延千里、橫亙千年之後,茶已在台灣根深柢固,我們還要繼續喝茶幾千年。
.
台灣最權威的茶達人講茶、評茶,跑遍全台茶區,從如何選茶、品茶,高山茶的弊端,各茶區的異同,那種品種的茶應該在什麼時節,採用何種製作方式最好?到台灣茶的歷史傳統、做茶的技術、茶人的甘苦等,以犀利而不失輕鬆的筆法陳述出最具代表性的見解,及最有用的判斷標準。除對台灣茶業生態有全面性的瞭解外,更可做為買茶、品茶的指南!
  台灣真正的茶人,帶你走遍台灣茶山,了解台茶文化,認識台灣茶最深厚的精髓。

2008年12月1日

戰爭畫師

作者:阿圖洛.貝雷茲-雷維特 Arturo Perez-Reverte
譯者:張雯媛
出版社:漫遊者文化
出版日期:2007年09月01日
>>連結館藏 >>延伸資訊 1(時報) >>延伸資訊 2(博客來)
.
是的,從一開始我們就會發現,《戰爭畫師》當中或許以戰爭為串連情節的主軸,但卻不是一個以講述戰事為重點的故事。
.
故事開始在一個濱海的小鎮,從戰地記者身份退休的主角法格斯,買下了一座年代久遠的塔樓,沿著內壁創作壁畫;某日,一個自稱名叫伊柏‧馬克維奇的男子不請自來,表示法格斯曾在多年前拍過一張他的照片,並因此得獎、功成名就。兩人討論了會兒,法格斯才搞清楚馬克維奇出現在哪一張照片裡,也才把自己拍攝過的那張臉孔與眼前的男子連結起來──馬克維奇是個克羅埃西亞士兵,在潰逃的途中被法格斯拍下。法格斯問馬克維奇為何前來找尋自己?馬克維奇回答:「因為我要殺您。」
.....
格斯的壁畫能否完成?馬克維奇是否能如願殺人?奧薇朵在戰場上身亡,當真是無可避免的意外?這些疑問,得要你親自翻開書頁,才能得到解答;但《戰爭畫師》的故事比一般大眾小說更具閱讀價值的部份,其實來自當你讀完故事、閤上封底,那些仍留存在腦海當中,值得細細反覆思索的主題。
.
忘掉電影裡那種轟然的戰爭爆炸場面,然後翻開《戰爭畫師》吧。
.
你會發現,關於愛情、佔有、藝術、攝影、命運、荒謬... 等等我們以為已經被說老了的主題,都在戰爭這個極端的環境裡,以截然不同的樣貌向你撲來。
(節自博客來編輯推薦-達利的推薦)

國際觀的第一本書——看世界的方法


(相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)
作者:劉必榮
出版社:先覺
出版日期:2008年08月29日
.
.
國際觀,決定你的世界有多大!
.
台灣人其實是很矛盾的。  
從地理位置、國際處境,以及自然資源來看,我們應該是要很有國際觀的。因為作為一個小國,我們一定要比大國對國際情勢有更高的敏感度。可是在實際上,台灣人又非常沒有國際觀。我們的注意力往往被內部的口水與八卦所占據,對於台灣以外的事務,既沒有能力關注,也不感興趣。這其實是很可怕,也很可悲的。

  可是要加強國際觀,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呢?學外文很重要,對國際事務與國際文化有相當的敏感度、相當的興趣也很重要,但是更重要的是,要有一個分析國際情勢的架構。

  本書的第一部分,就是介紹當前國際政治幾個重要的權力板塊,以及大國與小國的互動。在過去冷戰時期,要看懂國際關係比較簡單,因為只要把「美蘇爭霸」的架構往國際事件上一套,大概都可以看出一個端倪。冷戰結束之後,國際關係又恢復往昔的生機與複雜。舊的衝突(如巴爾幹半島的民族衝突)又冒了出來,而新的強權,如中國,也逐漸浮現。在這同時,美俄之間的角力也不因冷戰結束而休兵。所以在第一部分,我們就從大架構,把這些看似複雜的權力互動,試著理出一個頭緒。

  當然,國際上有許多板塊或集團,比如APEC、東協、東協加一(東協十國加上中國,或日本,或韓國,所以共有三個「東協加一」)、上海合作組織、美洲國家組織、北美自由貿易區、南錐共同市場(南美南方共同市場)、歐盟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、非洲聯盟等等,分別根據軍事、政治或經濟,將世界化成一塊一塊。不過由於這些區塊都是靜態的,很容易在網路上查到相關資料,所以本書就捨去不談。因為我基本上想寫的還是看世界的「方法」,而不是國際現勢資料庫或字典。

  第二部分談到政經議題。石油、糧食、貿易、災難、衝突等,都是近年來國際上的中心議題,在可見的未來也勢必是全球注目的焦點。了解這些中心議題,讀者可以看清國際事件背後,國與國之間如何互動,以及它們帶來的深遠影響。

  第三部分要談的是達成外交政策目標的工具。一個國家想要達成外交政策目標,通常可以在「外交」、「經濟」、「軍事」、「宣傳」四個工具之間作一選擇。這四個工具該怎麼運用?有哪些實例可以為這些工具提供「註腳」?大國和小國在選擇運用這些工具時,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?本書將分章討論這四項工具。

  在本書的最後,還附有重要名詞的解釋。讀者閱讀本書,第一遍可以不必看名詞解釋,先一氣呵成把正文看完。這是粗看。等到第二遍細看的時候,就可以參照附錄,對單一事件或名詞有更完整的理解。好比欣賞國畫,有「潑墨」、有「工筆」,讀者可以根據自己吸收的快慢,在收放、深淺之間做一調節。 (引自作者序)